福建船政MW913-1多功能运维母船项目组风采展示
发布时间:2024.08.17为确保多功能运维母船(MW913-1)的顺利交付,该船项目组应势成立,他们是来自不同部门的骨干精英,面对船舶设计建造的各项重要节点,他们传承弘扬百年船政精神,持续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,勇于破解项目建造中的痛点、难点、突发情况,为多功能运维母船的交付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。
在福建船政2024年年中工作会上,该船项目组和7名成员被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。
陈文学,福建船政东南造船事业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。他作为项目的“领头羊”,积极统筹生产协调管理,切实优化建造工艺和流程,带领团队全面加快各项重点工程建造。
郑安洪,福建船政设计一部副部长。他带领技术团队多次完成重难点攻关项目的研究策划、重点工艺方案等,确保船舶设备订货、详细设计及设备建模工作顺利开展。
胡海鑫,福建船政东南事业部机电部副部长。他协调配合多方厂家总结经验,编制该新型船舶的建造工艺和方案,推进全船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,完成13.3万米电缆的敷设任务。
刘立海,福建船政东南事业部搭载部副部长。他不断优化提升船舶建造工艺,带队完成该船总组75个分段共17个总组段的船体搭载建造,船台主要生产大节点完成率达100%。
张清云,福建船政东南事业部船装部副部长。项目攻坚中,他靠前指挥、冲锋在前,针对特种装备安装复杂、内装施工物量大等问题展开攻坚,是船装领域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叶明伟,福建船政东南事业部品质保证部副部长。他是质量把关的“守门人”,将质量管理意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,对外积极协调船东船检,确保报检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樊昆,福建船政东南事业部生产管理部监造师。他持续推进对标管理,整体控制生产进度,细化各区域、系统计划,努力缩短船台、码头周期,加快船舶生产提速。
打造精品,严抓管理保质量
该多功能运维母船内部装备多种特种设备,如电缆转盘、门架等,施工人员缺少相关安装经验;主船体机械、电气处所需要岩棉铺设,绝缘包扎共7800平方,其物量是MW460系列集装箱船的两倍有余,且全船共13.3万米电缆,其中艉部电缆需经过底部管弄和缆仓顶部的隔层空间小,电缆敷设施工量大。
面对安装经验少、周期不确定等问题,项目组积极统筹各生产、技术部门针对船上发电机、侧推、舵桨、锚机,以及特种设备等安装问题展开攻坚,分区域制定专项安装工艺流程,确保了设备安装工作。其中,门架系统安装周期仅7天,比计划时间提前14天。同时,各相关生产部门积极组织管路、电气等关键节点的攻坚工作,顺利完成各阶段生产任务。
创新思路,精益求精展成效
在电缆转盘安装过程中,其安装形式存在更变,底座固定由原来卡码式改为焊接式,垫块数量由原来90块调整为275块。
项目组和研发设计院在确定设备安装要求后,与厂家反复核定相关安装工艺,组织精控组对内底板平面度进行检查,在配合中心底座安装、报验的同时,对转盘底座的安装定位数据和焊接控制变形量进行实时测量,确保了基座的15个连接面在安装过程中尺寸完全一致,确保该节点的顺利完成。
该船门架位于舵桨工艺孔区域,需在舵桨安装后进行施工,周期紧张,且门架安装平面度要求为±2毫米,大大超过船体座架施工水平度要求。面对挑战,项目组组织工艺工法部、搭载部、生产保障部、机电部召开工艺研讨会,确定了先加工底座面板平面度,后续在船台装焊控制变形量以达到安装条件的施工方案。
在生产前,积极推进设备底座模版加工、底座面板加工、热喷铝工底座焊接工艺等准备工作;座架安装由精控全站仪划好安装线,将4个底座面板的16个点水平度调整至1毫米左右;在焊接施工中,采用双人对称对角分段焊接的方式施工,实时监控底座平面度变化。施工完成后,4个底座平面度测量数据均达到在±1毫米以内。同时,后续门架安装周期仅用5天,底座装焊、面板钻孔、热喷铝施工周期仅用7天。
在码头舾装调试过程中中,项目组针对船东提出的问题快速提出解决方案,严格落实过程质量管控,船舶海试提前10天完成,并提前半个月完成船舶交付,船舶建造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,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利器。